叉分蓼

简介
叉分蓼(学名:Polygonum divaricatum L. ),双子叶植物纲,蓼目,蓼科,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防治方案
1、480克/升灭草松茎叶喷雾,150-200毫升/亩;花生田,在杂草3-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;马铃薯田,在马铃薯5-10厘米高,杂草2-5叶期,进行茎叶喷雾处理;大豆田,在杂草3-4片叶期进行喷雾处理;在水稻和旱稻田,施药前将水排干,使杂草暴露,在杂草长出2-4片小叶时喷药,施药后24小时,再将水位恢复正常。每季用药一次。2、25%砜嘧磺隆喷雾处理,在杂草2-4叶期施药效果最好,兑水量每亩30公斤或以上,按喷液量的0.2%在药液中加入洗衣粉60克/亩;每季作物最多施用一次,后茬作物安全间隔期为90天。3、960克/升精异丙甲草胺播后苗前土壤喷雾,根据土壤墒情决定兑水量,推荐30-60公斤/亩,均匀喷雾。
物种别名
大骨节蓼吊、分叉蓼、尼牙罗、酸不溜、酸梗儿、酸姜、酸浆、酸溜子草、酸模、乌亥尔塔尔纳、希没乐得格、义分蓼、叉蓼、叉枝蓼、大骨节蓼、分枝蓼、泥阿劳。
物种分布
产于河北、黑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青海、山东、山西。
生长环境
生山坡草地、山谷灌丛,海拔260-2100米。
形态特征
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70-120厘米,无毛,自基部分枝,分枝呈叉状,开展,植株外型呈球形。叶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5-12厘米,宽0.5-2厘米,顶端急尖,基部楔形或狭楔形,边缘通常具短缘毛,两面无毛或被疏柔毛;叶柄长约0.5厘米;托叶鞘膜质,偏斜,长1-2厘米,疏生柔毛或无毛,开裂,脱落。花序圆锥状,分枝开展;苞片卵形,边缘膜质,背部具脉,每苞片内具2-3花;花梗长2-2.5毫米,与苞片近等长,顶部具关节;花被5深裂,白色,花被片椭圆形,长2.5-3毫米,大小不相等;雄蕊7-8, 比花被短;花柱3,极短,柱头头状。瘦果宽椭圆形,具3锐棱,黄褐色,有光泽,长5-6毫米,超出宿存花被约1倍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价值功能
①有清热,消积,散瘿,止泻之效。②可作家禽的饲料。

扫描二维码

感知农服新体验

大丰收农服平台

全国客服热线

400 9677 168

回到顶部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