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眼草

简介
鸡眼草(学名:Kummerowia striata (Thunb.) Schindl.),双子叶植物纲 ,蔷薇目,豆科,鸡眼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。
物种别名
巴嘎-他黑延-尼都-额布苏、白班鸠窝、白斑鸡窝、白斑鸠窝、斑鸠离、斑鸠窝草、斑九窝、斑珠科、斑珠棵、爆火叶、比比草、雌雄草、对义草、公母草、孩儿草、花生草、花生藤、老鸦须、蚂蚁草、米碎草、揑不齐、牛黄黄、铺地锦、铺地龙、掐不齐、人字草、三叶人字草、太阳草、土文化、乌蝇翼、瞎眼草、小蓄草、夜关门、斑鸠窝、苍蝇草、长萼鸡眼草、地丁草、蝴蝇翼草、蚂米草、满路金鸡、捏不齐、入字草、山土豆、搯不齐、土文花、螐蝇翼、细花草、小蓄片、炸古基。
物种分布
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河北、黑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江西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山东、山西、四川、台湾、云南、浙江。
生长环境
生于路旁、田边、溪旁、砂质地或缓山坡草地。
形态特征
披散或平卧,多分枝,高(5-)10-45厘米,茎和枝上被倒生的白色细毛。叶为三出羽状复叶;托叶大,膜质,卵状长圆形,比叶柄长,长3-4毫米,具条纹,有缘毛;叶柄极短;小叶纸质,倒卵形、长倒卵形或长圆形,较小,长6-22毫米,宽3-8毫米,先端圆形,稀微缺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全缘;两面沿中脉及边缘有白色粗毛,但上面毛较稀少,侧脉多而密。花小,单生或2-3朵簇生于叶腋;花梗下端具2枚大小不等的苞片,萼基部具4枚小苞片,其中1枚极小,位于花梗关节处,小苞片常具5-7条纵脉;花萼钟状,带紫色,5裂,裂片宽卵形,具网状脉,外面及边缘具白毛;花冠粉红色或紫色,长5-6毫米,较萼约长1倍,旗瓣椭圆形,下部渐狭成瓣柄,具耳,龙骨瓣比旗瓣稍长或近等长,翼瓣比龙骨瓣稍短。荚果圆形或倒卵形,稍侧扁,长3.5-5毫米,较萼稍长或长达1倍,先端短尖,被小柔毛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
价值功能
有利尿通淋、解热止痢之效;全草煎水,可治风疹。
防治方案
(1)水稻田:
①苗前:53%苯噻.苄可湿性粉剂80-100克/亩喷雾、药土法。
②苗后:2.5%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0毫升喷雾。
(此方案仅供参考,请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使用)

扫描二维码

感知农服新体验

大丰收农服平台

全国客服热线

400 9677 168

回到顶部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