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天牛又名粒肩天牛,分布于全国各地。以成虫咬食嫩枝皮和叶,幼虫蛀食枝干,隔一定距离向外蛀1小孔,用于通气和排出粪屑,严重削弱树势,重者导致枝枯树死。
(1)人工防治。结合修剪除掉虫枝,集中处理。成虫产卵盛期后,仔细检查2~4年生枝干,挖除卵和初龄幼虫。对于进入枝干的幼虫,找到新鲜排粪孔用细铁丝插入,向下刺到隧道端,反复几次可刺死里面的幼虫。
(2)药剂防治。7~8月间桑天牛成虫活动期,在苹果枝干上喷施5%溴氰菊酯微胶囊剂2000倍液或2.5%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。初龄幼虫可用敌敌畏或杀螟松等乳油10~20倍液涂抹产卵刻槽,杀虫效果很好。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可从新鲜排粪孔注入药液,如50%辛硫磷乳油10~20倍液,每孔注射10mL,然后用湿泥封孔,杀虫效果良好。
(1)成虫:体长26~51mm,黑褐色,体表密生青棕色或棕黄色绒毛。触角丝状,前胸背板两侧刺突粗壮。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颗粒状突起,翅端内外角均有刺状突出。
(2)卵:长椭圆形长6~7mm,稍扁而弯。初产时呈乳白色,然后渐渐变成浅褐色。
(3)幼虫:老熟幼虫体长60~80mm,圆筒形,乳白色。头小,黄褐色。腹部13节,无足,第1节较大略呈方形,背板上密生黄褐色刚毛,3~10节背、腹面有扁圆形泡突,上密生赤褐色颗粒。
(4)蛹:体长30~50m,纺锤形,黄褐色,尾端轮生刚毛。
桑天牛在北方果区2年完成1代,长江以南年1代。以幼虫在为害的枝干内越冬,苹果芽萌动后开始活动取食为害,落叶时进入休眠越冬。北方幼虫经过2个冬天,于6~7月间老熟,在隧道内筑蛹室化蛹。蛹期15~25天,成虫羽化后于蛹室内停留5-7天,然后咬羽化孔钻出,7~8月间为成虫发生期。成虫多在晚间活动取食和交配,约经10~15天开始产卵。喜好在2~4年生、直径10~5mm的枝上产卵。先将表皮咬成”U”形伤口,然后产卵于其中,一般每处粒卵。每雌可产卵10~50粒,产卵期40余天。卵期10~15天,孵化后即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,向枝条上方蛀食约1cm,然后蛀入木质部内向下蛀食,稍大即蛀入髓部。开始每蛀5~6cm长向外蛀1排粪孔,随虫体增长而排粪孔距离加大。小幼虫粪便为红褐色细绳状,大幼虫粪便为锯屑状。幼虫一生蛀隧道长达2m左右,隧道内无粪便与木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