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虫钻入稻茎蛀食为害,在寄主分蘖时出现枯心苗,孕穗期、抽穗期形成“枯孕穗”或“白穗”,严重的颗粒无收。受害稻株蛀入孔小,孔外无虫粪,茎内有白色细粒虫粪。
(1)农业防治:①冬闲田冬前翻耕浸田,以减少越冬虫源。免耕田春季灌水淹蛹。②拔除白穗株。③齐泥割稻能直接杀死部分幼虫。
(2)物理防治:利用频振灯诱集成虫应掌握在发蛾始盛期开始开灯,诱杀成虫。
(3)化学防治: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/亩兑水30kg茎叶均匀喷雾。
雌蛾前翅黄褐色,前缘褐色,从顶角到后缘具1褐色斜纹,翅中央具棕褐色小点3个,排列成等边三角形,外缘具棕褐色小点7个,缘毛浅黄色。后翅银灰色。卵长椭圆形,乳白色至青黑色。末龄幼虫头深褐色,胸部、腹部主要是绿色,从腹部第2节后渐渐转黄。蛹初黄绿色,后变浅黄色,羽化前变成黄褐色。茧白色。
一年发生2-7代,以末龄幼虫在寄主残留株或背风向阳的沟边杂草上越冬。卵成块产在稻叶上,初孵幼虫喜爬至叶尖处吐丝下坠,借风扩散,从茎上钻孔侵入。水稻孕穗或抽穗时,则从剑叶叶鞘空隙处向下钻入茎秆的第1节,爬至白色幼嫩组织处蛀害。有的转株为害。该虫喜在湿润的环境中生存,喜在旱秧田中为害,转株为害现象明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