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古草

简介
野古草(学名:Arundinella hirta (Thunb.) Tanaka),单子叶植物纲,禾本目,禾本科,野古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物种别名
毛秆野古草、迭茅草、红眼巴、红眼疤、回草、鸡子杆、麦穗草、毛野古草、沙格苏日干那、苫房草、野谷草、野罐草、野黍子、硬骨草、白公牛、白牛公、马牙草、毛杆野古草、石芒草、乌骨草、野牯草、野右草。
物种分布
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河北、黑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江西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宁夏、陕西、山东、四川、台湾、云南、浙江。
生长环境
常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、道旁、林缘、田地边及水沟旁。
形态特征
根茎较粗壮,长可达10厘米,密生具多脉的鳞片,须根直径约1毫米。秆直立,疏丛生,高60-110厘米,径2-4毫米,有时近地面数节倾斜并有不定根,质硬,节黑褐色,具髯毛或无毛。叶鞘无毛或被疣毛;叶舌短,上缘圆凸,具纤毛;叶片长12-35厘米,宽5-15毫米,常无毛或仅背面边缘疏生一列疣毛至全部被短疣毛。花序长10-40(-70)厘米,开展或略收缩,主轴与分枝具棱,棱上粗糙或具短硬毛;孪生小穗柄分别长约1.5毫米及3毫米,无毛;第一颖长3-3.5毫米,具3-5脉;第二颖长3-5毫米,具5脉;第一小花雄性,约等长于等二颖,外稃长3-4毫米,顶端钝,具5脉,花药紫色,长1.6毫米;第二小花长2.8-3.5毫米,外稃上部略粗糙,3-5脉不明显,无芒,有时具0.6-1毫米芒状小尖头;基盘毛长1-1.3毫米,约为稃体的1/2;柱头紫红色。花果期7-10月。

扫描二维码

感知农服新体验

大丰收农服平台

全国客服热线

400 9677 168

回到顶部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