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苦荬菜

简介
中华苦荬菜(学名:Ixeris chinensis (Thunb.) Kitag.),双子叶植物纲,桔梗目,菊科,苦荬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物种别名
白刺刺菜、败酱草、大苦菜、鹅恋食、观音一支箭、黄鼠草、活血草、尖刀子草、苣荬菜、苦菜、苦丁菜、苦酱碟菜、苦麻菜、苦麻子、苦荬、苦荬菜、苦叶菜、苦叶苗、面条子、奶浆菜、奶浆草、山鹅食、山苦菜、山苦荬、山苦蕒、陶来音-伊达日阿、兔仔菜、小金刀、小苦菜、小苦苣、小苦麻菜、小苦荬、小苦荬菜、小苦窝麻、鸭子食、燕儿尾、野莴苣、叶叶苗、中华小苦荬、败酱、东北苦菜、鹅仔菜、光叶苦荬菜、黄瓜菜、尖斗菜、苦碟子、苦尾菜、苦野菜、蒲公英、萨瑞塞勒-得嘎拉、山剪刀股、山苦买、山苦荬菜、山苦卖、丝叶苦菜、丝叶山苦荬、苏斯-额布斯、兎仔菜、兔儿菜、小败酱草、小金英、小苦蒿麻、兴安苦菜、野苦荬菜、英仔菜、中华苦菜、中华苦荬。
物种分布
安徽、重庆、福建、甘肃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海南、河北、黑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江西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宁夏、青海、陕西、山东、山西、四川、台湾、新疆、西藏、云南、浙江。
生长环境
生于山坡路旁、田野、河边灌丛或岩石缝隙中。
形态特征
高5-47厘米。根垂直直伸,通常不分枝。根状茎极短缩。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,基部直1-3毫米,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。基生叶长椭圆形、倒披针形、线形或舌形,包括叶柄长2.5-15厘米,宽2-5.5厘米,顶端钝或急尖或向上渐窄,基部渐狭成有翼的短或长柄,全缘,不分裂亦无锯齿或边缘有尖齿或凹齿,或羽状浅裂、半裂或深裂,侧裂片2-7对,长三角形、线状三角形或线形,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侧裂片渐小,向基部的侧裂片常为锯齿状,有时为半圆形。茎生叶2-4枚,极少1枚或无茎叶,长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,不裂,边缘全缘,顶端渐狭,基部扩大,耳状抱茎或至少基部茎生叶的基部有明显的耳状抱茎;全部叶两面无毛。头状花序通常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,含舌状小花21-25枚。总苞圆柱状,长8-9毫米;总苞片3-4层,外层及最外层宽卵形,长1.5毫米,宽0.8毫米,顶端急尖,内层长椭圆状倒披针形,长8-9毫米,宽1-1.5毫米,顶端急尖。舌状小花黄色,干时带红色。瘦果褐色,长椭圆形,长2. 2毫米,宽0.3毫米,有10条高起的钝肋,肋上有上指的小刺毛,顶端急尖成细喙,喙细,细丝状,长2.8毫米。冠毛白色,微糙,长5毫米。花果期1-10月。
防治方案

1)冬小麦田

①苗后杂草1-4叶期前,50/升双氟磺草胺悬浮剂5-6毫升/亩,茎叶喷雾。

(此方案仅供参考,请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使用)

扫描二维码

感知农服新体验

大丰收农服平台

全国客服热线

400 9677 168

回到顶部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