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切叶野螟
危害症状
低龄幼虫啃食水稻心叶叶肉,3龄后吐丝将附近稻叶缀成一簇,呈不规则虫苞,幼虫隐伏虫苞内咬食叶片,三四头幼虫即可食尽一丛稻叶。
防治方案
化学防治:在卵孵盛期亩用1.8%阿维菌素微乳剂30-40毫升/亩,喷雾;30% 乙酰甲胺磷乳油200-225克/亩 ,喷雾;35%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4-6克/亩,喷雾;6%阿维氯苯酰40-50毫升/亩,喷雾;5%阿维茚虫威悬浮剂30-40毫升/亩,喷雾。
形态特征
(1)成虫:体长8-12毫米,翅展20-24毫米,头部背面灰褐色,腹面白色,复眼黑褐色;前翅灰黄至暗黄褐色;前缘色较深,外横线锯齿状,内前缘开始,先向外弯曲又向内弯曲,伸至近中部,中横线上端有一个新月形黑斑,在黑斑与内横线间 有一小黑点;后翅也有曲折横线3条,但不很清楚,腹部各节后缘有明显的黄白色细带。
(2)头部黑色,身体墨绿色或浅绿色,前胸盾黄褐色,有刚毛2排,每排均为6根,后排中间的2根较短。腹部各节背面均有毛片6个,分前后两排,前排4个,后排2 个,各毛片上均有刚毛1根。
生活习性
一年发生5-6代,以末龄幼虫或蛹作土茧越冬。成虫夜晚羽化,趋光性强。卵多成块产于嫩绿的稻叶背面近中脉处,极少散产。每只雌虫一生约产卵200粒。初孵幼虫潜入心叶取食,3龄后缀叶成簇为害。老熟后多在被害稻丛间近基部处,少数在稻株上部吐丝,将虫粪、叶屑缀成薄茧化蛹。小苗移栽田(或板箱育苗移栽田)发生较重。
危害
啃食叶片、影响光合作用